【讲述我在志贤中学的教育故事】107班教育案例-韩洪香

“教育无痕”是一种“润物细无声”式的不露痕迹的教育方式,教师需要这种智慧,班主任尤为需要这种智慧。在平时工作中,我们班主任经常公开教育意图或教育目的,惟恐学生不知道自己的良苦用心,孰不知画蛇添足的说教不只降低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及期望值,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。因此,把教育意图隐藏起来,渗透到日常工作中,会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。

一、案例概述

课外书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,“利”在于优质课外书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,丰富学生的心灵,弊端在于,学生沉迷课外书会分散注意力,消耗学习精力。学生私下看课外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,而班里的董同学则是一名“看课外书达人”。某一次在男生宿舍检查学生午休情况时首次发现了该同学看课外书,他捧着一本《红楼梦》,读的如痴如醉,丝毫没有发现我站在后面。当时的我心想,他午休期间不与同学打闹,而是在看学生必读书物,这是值得鼓励的。

可能我的默许给了董同学一种“老师不管”的信号,导致他变本加厉,出现了后面被任课老师发现课堂上、自习课上看课外书的情况。在我听到这些的时候,便意识到必须要重视这件事了,于是立即让董同学来我办公室,当他进来后,我没有一上来就劈头盖脸的批评他,而是让董同学把刚才看的课外书内容讲述一遍。我设想的结果是,他不能顺利的讲述出来,那么我可以以此为支点开展教育工作,即“课堂上、自习课上看课外书,那只能是漏了西瓜,也丢了芝麻”。没想到的是,董同学一开口就娓娓道来,将《红楼梦》的故事片段讲的非常精彩,也没有卡顿。接着我就这一点对董同学展开了表扬,表示幸亏他“偷着”看了课外书,不然我还发现不了他的语言叙述能力这么强,并且对董同学的语文提出了较高的期待,肯定他有学好语文的能力,接着又延伸到了其他学科,相信他有考大学的能力。

最后尽管将董同学手中的课外书全部没收,但他并没有埋怨、生气等负面情绪,而是带着我对他的期望,愉快的离开办公室了。

二、学生发展情况跟踪

从那此以后,我开始观察董同学的课上状态,发现他的课堂回答频率大幅度提高,参与课堂讨论的次数也多了,尽管作为班里最高而坐在最后一排,也丝毫不影响老师在讲台上听见他的声音。在期末考试难度高于期中考试的情况下,董同学的化学成绩提升了十几分,在即将选科分班之际,董同学作为一名准体育生,仍努力学习不选学科,这是令人惊喜的。

假期开展线上家访时与董同学的家长进行沟通,家长表示孩子回家之后像变了个人一样,之前的每一个假期,一到家就是看电视、玩手机,而这次回家,董同学对家长说:“我已经做好寒假学习计划了,先休息两天,从第三天开始执行计划”。家长以为孩子在说空话,笑了笑就过去了,没想到他真的只休息了两天,第三天开始制定了作息表,上午9:00-12:00,下午1:00到5:00,写完作业后看名著课外书。我还和家长确认了一下,孩子手边有没有娱乐工具?家长非常肯定的表示没有,接着又聊了很久,家长反复地对学校和老师表示感谢,认为志贤中学对孩子的积极影响太大了,送孩子来这里上学时是最正确的决定。

三、个人感悟

说实话,看到董同学身上发生如此令人高兴的转变,我内心波动较大,幸好当时没有第一时间批评学生,而是恰好选择了这种方式展开了后面这一步一步的教育工作。有学者谈教育的本质即“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”,在之前,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层面,经过了这次教育成功案例之后,我才真正的体会并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,真正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。一句话、一个眼神、一种做法都有可能影响一个孩子的发展,对待教育工作不可敷衍了事,因为我们手里捧的是祖国的花朵,肩上扛的是祖国的未来。

 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关注抖音
关注抖音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